首页 资讯 正文

从“三对关系”看城市更新的历城路径

体育正文 165 0

从“三对关系”看城市更新的历城路径

从“三对关系”看城市更新的历城路径

洪家楼广场片区正在大规模建设,大辛庄遗址(yízhǐ)博物馆(bówùguǎn)已(yǐ)揭开面纱,“579百工集”年吸引290万人次打卡(dǎkǎ)……6月14日,济南市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走进历城区,一个个城市更新项目展现在眼前。 城市更新(chéngshìgēngxīn)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,如何(rúhé)处理好其中的复杂关系至关重要。作为全区四项重点(zhòngdiǎn)工作之一,三年多来,历城区坚持“片区引领、规划先行(xiānxíng)、产城融合、民生优先、文脉赓续”工作原则推动城市更新,着力转变开发方式(kāifāfāngshì)、完善城市功能、改善人居环境、推动产业升级,探索城市更新的历城路径。 历城区立足有城有乡(xiāng)的区域实际,整体谋划全区的城市更新,同时又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禀赋、区位条件、发展基础,以片区思维推动城市更新,邀请美国GP、英国查普门(chápǔmén)泰勒等国际著名设计公司进行多轮规划,创新采用一二三四级联动模式(móshì)破解融资难题,努力实现城市更新质量(zhìliàng)与效益(xiàoyì)的双重突破。 洪楼(hónglóu)广场片区(piànqū)作为近年来全市老城区征迁体量最大的片区,仅用5个月就完成1900余户签约,拆除面积约23万平;目前已转入(zhuǎnrù)大规模建设阶段,成功引进京东MALL旗舰店、五星级“君澜”酒店、钟书阁等区域首店,匠心(jiàngxīn)打造国际潮流步行街和城市“菁英会客厅(huìkètīng)”。 东风片区(piànqū)579百工集设计师产业园项目典型做法(zuòfǎ)被央视《新闻直播间》进行报道,环联1904火车夜市(yèshì)凭借“火车主题+多元业态”持续领跑夜经济。 还乡店城中村改造创新实施“房屋(fángwū)安置+房票结合”模式,累计签约607户(hù),签约率达90%。 宋刘片区以民生改善为重点,将文化、体育(tǐyù)、公园(gōngyuán)绿地统一包装策划,集中打造占地约75亩的大型户外运动场地。 工业北路沿线片区重点引入空天(kōngtiān)信息、汽车文化、新文娱消费等业态(yètài),打造工业北经济发展隆起带、未来产业增长极。 在(zài)历城区港沟街道,高铁河滨国际产业园各项建设工作已处于收尾阶段(jiēduàn),预计2025年6月具备竣工交付条件。项目拟引进高铁相关配套产业及智能制造、高端(gāoduān)商超、精品酒店等相关企业进驻,建成后将解决近1000人(rén)就业需求。 该项目站位东强战略门户,定位于依托高铁(gāotiě)项目综合开发平台,推动行业领军企业落户、深耕,全力打造人(rén)文化、生态化、智慧化的高铁特色产业集群,打造省会济南高铁产业总部基地、税收(shuìshōu)高地。 该项目属于“商住共建”项目,既包含高品质住宅,也包含高端产业集群。近年来,港沟街道通过(tōngguò)推动港沟、神武、潘田三个片区更新(gēngxīn),旧村改造之余,谋划(móuhuà)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当前,三个片区共谋划建设13家(jiā)产业园区。 城市更新(chéngshìgēngxīn)一头连着民生,一头连着发展(fāzhǎn)。城市更新过程中,产业(chǎnyè)转型升级、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是题中之意,居民居住条件改善、生活保障更是不容忽视。 作为济南市城中村改造多样化生活保障试点区,历城区研究制定《城中村改造村民生活保障工作实施方案》,按照(ànzhào)“统筹推进、分步实施”的思路,通过“实物(shíwù)建设、购买经营性房产、货币化保障收益”三种(sānzhǒng)方式(fāngshì),对历城区11个保障房项目分类施策,制定多样化、多渠道(duōqúdào)、可选择的保障机制。 截至目前,11个项目均已完成实施方案制定工作(gōngzuò)。前期,计划通过土地出让收益(shōuyì),采取货币化保障方式对(duì)村民进行保障;10年后,转为购买经营性房产方式保障村民收益,为全市保障房建设趟出路子。 近期,位于历城区王舍人街道的(de)大辛庄遗址博物馆已经揭开面纱。 博物馆属于(shǔyú)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(gōngyuán)(一期)项目的先行区,先行区还包括西北入口服务用房及公园等。该项目改造(gǎizào)前为大辛庄旧村址,建成后将融合文创、研学、临展、餐饮、科技等多业态经营。据悉,目前,历城已完成大辛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工作,着力打造全市(quánshì)文化新地标(dìbiāo)。 项目(xiàngmù)改造前为大辛庄旧村址(zhǐ),项目建成后,将结合博物馆展陈场景及功能需求,融合文创、研学、临展、餐饮、科技等多业态经营,推动博物馆向多元化、深层次发展。项目东侧区域为大辛庄遗址(yízhǐ),为山东地区目前(mùqián)发现的存在时间最长,规模最大的商代遗址。 据悉(jùxī),目前,已完成大辛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工作,着力打造(dǎzào)全市文化新地标。 近年来,历城区深耕大辛遗址、洪楼教堂(jiàotáng)、工业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,加强与山东大学、省博物馆、济南考古院等机构的(de)深度合作(hézuò),建立“专家智库+考古支撑”协同机制(jīzhì),将文物遗迹转化为设计语言,实现“文物保护—文化传承—空间活化”的有机统一。 在城市(chéngshì)更新中,只有(yǒu)持续加强对历史文物、历史建筑、老旧厂房的保护利用,并与当代潮流(cháoliú)生活融合,拓展城市文化和旅游空间,才能让城市更有内涵和品质。 在东风街道,有一处潮流网红打卡地“579百工集设计师产业园(chǎnyèyuán)”,一年能吸引超290万人次来此打卡。而(ér)此前,这里只是处破旧的老厂房。历城区顺应城市肌理,通过“微更新(gēngxīn)、轻改造”,将(jiāng)其打造为复合型潮流文化街区。项目通过预(yù)招商+KOL引流模式,邀请阡陌(qiānmò)书店创始人郑国栋、匠杺社主理人纪宇等(děng)10余位领域KOL入驻,带动50余个兴趣社群聚集。年客流量超290万人次,拉动(lādòng)园区年营收预估超1.5亿元;开业至今已举办安迪·沃霍尔画展、机车文化节等活动100余场;项目至今已获得(huòdé)城市更新示范基地等10余项荣誉。 据介绍,项目以“边调整边建设(jiànshè)、边改造边运营”的整体(zhěngtǐ)路线,持续进行(jìnxíng)更新改造,以文化、艺术为旧厂区重新赋能,打造历史底蕴与文创产业共融的综合园区。 (大众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杨学莹 段婷婷)
从“三对关系”看城市更新的历城路径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